大家好啊,我是中医潘静,今天给大家说的中药,也是一味祛湿的良药,它的名字叫秦艽,秦艽出自《神农本草经》,属于龙胆科多年生草本植物,临床上主要用秦艽的根入药。
秦艽
秦艽具有祛风湿的作用,而风湿热痹的一个显著的特点就是关节疼痛、筋脉拘挛,此时如果配伍忍冬藤、薏苡仁、萆薢等祛湿通络的药物,对关节肿的风湿热痹能够起到很好的引导作用。
既能够引湿热下行,把关节、脏腑、肌肉组织组中得当湿热逼出来,从而改变肿痛、硬结节(痛风石)的作用。
中医认为,痛风、痛风石属于“痛痹”的范畴,可以因湿、因热、因寒、因痰而致病,与风湿病病例病机比较一致。
明代著名医家张景岳常常用它配伍治疗阳明经湿热、治疗风寒湿痹引起的痛风,现代医学也研究证明,秦艽中的秦艽碱具有很好的抗炎消痛作用,比如痛风石是因为尿酸盐聚集造成的炎性损伤就适用。
前段时间,我看了一个患者,男性,45岁,患者是一名个体户,人比较胖,进我诊室的时候,左脚走路不太稳,自述是双足第一跖骨和左膝关节疼痛,疼痛不算剧烈,但是遇冷就会加重。
他的痛风有十多年了,患之前每天吃的比较油腻,饮食也不太节制,患上痛风后,饮食有所改善,但是随着年龄增长还是越来越严重,医院躺个两三天。平时也会用一些排尿酸的药,一开始效果明显,但越到后面效果越不明显,所以想用中药调理一下痛风。
辨证:脉滑,舌苔黄腻,舌质略红,而且有明显的口臭。这就是一个饮食不解导致的湿热下注。
方组:土茯苓,萆薢,薏苡仁,威灵仙,秦艽,泽泻,赤芍,泽兰,土元,黄柏,苍术,忍冬藤,蜈蚣,百合,车前子。
用法:水煎服。
一个月后复查
脾胃功能恢复的很好,患者也瘦了一圈,而且服药一周后,再也没有出现过关节疼痛的情况,算是得到了临床上的治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