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坐骨神经痛的症状 > 坐骨神经痛 > 正文 > 正文

盆腔壁疝1

  • 来源:本站原创
  • 时间:2021/8/27 11:32:56
骨性骨盆带上有几个大的开口,包括它的底部,可以让肠道或内脏通过,形成疝气。然而,骨盆的近垂直壁减轻了疝气的发展,但不能完全否认疝气的形成。虽然罕见,疝气的深部骨盆结构可以发生,并导致衰弱的症状。不幸的是,医生往往忽视这些症状,因为在骨盆地区疝气很难看到和触诊。在大多数情况下,盆腔壁疝气甚至没有考虑女性腹部或盆腔症状模糊。尽管如此,普通外科医生需要对骨盆解剖有透彻的了解,特别是女性潜在的疝气部位,以避免不充分的诊断性检查和检查。病人,通常是年龄较大的女性病人,承受着我们疏忽大意的后果。一个被普通外科医生忽视的疾病的好例子是女性的慢性骨盆疼痛。慢性骨盆疼痛是女性的常见问题,占所有妇科就诊的10–30%。它被认为是20%的良性疾病子宫切除术和大约40%的妇科腹腔镜手术的主要适应症[1]。在美国,每年约有例因慢性盆腔疼痛而进行子宫切除术[2]。据估计,70%的女性慢性盆腔疼痛患者有生殖生殖生殖道疾病;然而,10%的慢性盆腔疼痛患者有胃肠道疾病,8%有肌肉骨骼神经系统疾病,7%有肌筋膜异常,5%有慢性盆腔疼痛的泌尿系统原因[3]。慢性骨盆疼痛有很多病因,普通外科医生不能逃避积极参与这些患者的评估。慢性骨盆疼痛有三个主要方面:(1)持续时间,骨盆疼痛持续6个月或以上;(2)解剖,骨盆疼痛由腹腔镜检查的物理结果定义;(3)情感/行为,骨盆疼痛伴随着身体活动的显著改变,如工作、娱乐和性,以及情绪相关的变化慢性疼痛[3]。大多数标准的实验室和影像学检查,如全血计数、腹部和盆腔超声检查以及计算机断层扫描检查,通常在正常范围内。慢性骨盆疼痛经常被认为是“女性问题”,但它却一直在努力寻找病因。慢性骨盆疼痛可能有多种病因,而多学科的方法对于正确的患者评估常常是必要的[4]。然而,慢性骨盆疼痛是一个真实的实体,现在人们认识到,不明原因的,罕见的情况下,如坐骨,闭孔,膀胱上,会阴疝可能会导致慢性疼痛的妇女。一个例子是很少诊断的坐骨疝。

坐骨神经疝

坐骨神经疝气是最罕见的腹壁和盆壁疝气之一,最早由Verdier于年描述[5,6]。腹膜囊和内容物通过坐骨大孔或小孔突出。疝气可能发生在梨状肌上方(梨状肌上),梨状肌下方(梨状肌下),或通过坐骨小切迹(肌下)(图37.1)。众所周知的各种骶骨疝气,坐骨疝气,坐骨膨出,坐骨切迹疝气,或臀肌疝气,疝气囊可能包含卵巢,管,或肠。这些器官的压迫可能导致慢性盆腔疼痛或肠梗阻。图37.1坐骨疝。疝气可能发生在梨状肌上方(梨状肌上),梨状肌下方(梨状肌下),或通过坐骨小切迹(肌下)到年为止,世界文献报道的坐骨神经疝只有39例[5,6]。然而,在年,米克洛斯和他的同事报告了在名女性患者中诊断出的20例坐骨神经疝,这些女性患者接受了诊断性腹腔镜检查以治疗慢性盆腔疼痛。所有病例均为同侧卵巢单独或输卵管位于疝囊内。如果需要诊断性腹腔镜检查的慢性盆腔疼痛患者(1.8%)的坐骨疝气发生率转移到普通人群中,坐骨疝气就不会像以前认为的那样罕见[7]。

解剖

骶棘韧带将坐骨大切迹转换为坐骨大孔,坐骨大孔内充满梨状肌。除了梨状肌外,坐骨大孔还将臀血管和神经、阴部内血管和神经以及神经传递到闭孔内肌和股方肌。在梨状肌上方,梨状肌上区允许臀上动脉、静脉和神经通过。梨状肌下方为梨状肌下间隙,传递臀下血管、股后皮神经、神经至闭孔内、阴部内血管和神经及坐骨神经。坐骨小切迹由上骶棘韧带和下骶结节韧带转化为孔。坐骨小孔传递闭孔内肌腱、神经和阴部内血管[5]。在女性中,坐骨神经疝气的腹部开口在阔韧带的后面。男性的开口位于膀胱和直肠之间的侧骨盆。骶结节韧带下方的疝被认为是会阴疝[8]。

临床表现

由于大臀肌覆盖并重叠于坐骨孔,因此在体检中很少发现坐骨疝。更为复杂的是,坐骨孔的开口很小,许多病例表现为嵌顿和阻塞。通常,诊断仅在剖腹探查时显示。即便如此,慢性坐骨神经痛的疼痛可能会引起人们对臀区的注意,在那里,体检可能显示臀下隆起逐渐增大,或是站立时更明显的隆起,并可能导致坐姿疼痛[9]。坐骨神经受压可导致小腿肌肉无力,疼痛放射至大腿后部,背屈加重。疝造影术有助于描述坐骨神经疝气;然而,计算机断层扫描(CT)是首选的诊断影像。

治疗

坐骨疝气已经通过经腹或经臀入路修复[10,11]。经腹入路通常是推荐的,因为这些疝气很难诊断,而且大多数外科医生更愿意以开放的方式进行可能的肠梗阻的探查。然而,腹腔镜手术可以提供令人满意的坐骨神经疝气显示[7](图37.2)。开腹或气腹后,进行彻底的腹腔检查。检查肝脏、胆囊、胃、肠、阑尾、子宫、输卵管、卵巢和扁桃体周围表面[12]。检查整个骨盆是否有疝气、粘连和子宫内膜异位症。图37.2坐骨疝的腹腔镜检查

闭孔疝

闭孔疝是指经闭孔管的腹膜前脂肪或肠异常突出。这些疝很少被发现,通常在术前没有发现,除非直肠或双肛门盆腔检查中发现明显的隆起[13,14]。闭孔疝可能包含腹膜前组织、大或小肠、阑尾、子宫、导管或卵巢的“先导标记”[15]。闭孔管疝是罕见的,在一系列疝中,0.%发生[16]。两组患者中最常患闭孔疝[15–17]:图37.3坐骨神经疝囊复位术图37.4网片修补坐骨神经疝如果发现了坐骨神经疝,其内容物就会减少。应观察5-10分钟的暗肠,以确定是否恢复了充分的循环。不能存活的肠应切除并一期吻合。如果肠道是可行的,腹膜前切口要比疝气缺损处更高,疝气囊缩小(图37.3)。坐骨孔是可视化的,完全覆盖着不可吸收的合成网。疝缺损周围应与补片重叠2.5-3.0cm。用内疝钉或紧固件将网片固定在闭孔内侧筋膜外侧和尾骨内侧(图37.4)。通过闭合腹膜切口,用缝合线、大头针或紧固件将该区域重新缝合。然后以标准方式闭合腹腔镜套管针部位或腹部切口。1.老年患者,通常是女性,有慢性病病史,体重减轻,腹内压增高,闭孔膜减弱2.育龄妇女

所有分享及看法仅限专业人士交流及参考

参考及图片等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本文编辑:佚名
转载请注明出地址  http://www.shenjingtongazz.com/zgsjt/8589.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热点文章

    • 没有任何图片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任何图片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

    Copyright © 2012-2020 坐骨神经痛的症状版权所有



    现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