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丁香妈妈后台,经常会碰到妈妈们问这样的问题:
为什么已经吃了医生开的药,宝宝的情况还不见好转,能不能推荐一个好使的药?
最典型的例子就是孩子已经吃了退烧药,但给药的方式不对,导致剂量没用够,孩子体温可能就降不下去。
要知道,无论是粉剂、液体还是糖浆,如果用法用量不对,效果都会大打折扣。
今天我们请到了药师徐晓琳,来给大家说说如何给孩子正确喂药。
不同剂型的药物,用药方法各有差异;用错了方法,可能会导致剂量不足,起不到药效。
有些时候,孩子不愿意喝药,哭闹、反抗,甚至呕吐,都会导致药量不足。因此,让孩子接受药物且不排斥,同样重要。
根据不同剂型选择正确的用药方式,不仅可以减轻妈妈喂药的困难程度,对孩子的病情恢复也有帮助。
粉剂
粉剂需要先用少量水溶解,其次要在苦味上想想对策。
通常的直接步骤是用小勺取少量的药,加水或温水充分溶解后,直接用小勺喂宝宝服下。
如果因为苦味,宝宝拒绝的话,家长可以按以下步骤操作:
1.喂少量水润湿宝宝口腔。
2.做成小药团子:分好每次的服用的剂量后,需要用滴管加水2~3滴,迅速做成小团子,方便孩子服用。(注意:水的温度不要超过45℃,以免改变药物成分的结构,加重苦味。)
图片来源:作者提供
3.用手指蘸取做好的小药丸,贴在孩子脸颊内侧或上颚,用少量水送入,但是一定要避开舌尖这个味觉感区。
图片来源:作者提供
4.服用后再次喂少量的水,清除宝宝口中残留的苦味。
5.剩余药量的保管方法:粉剂的保存条件要求干燥、密闭、避免阳光直射,可以放在处方袋子里,然后放入有干燥剂的密闭容器,在通风良好处保存。
宝宝拒绝怎么办?
如果是1岁以上的宝宝,可以尝试和冷饮(冰淇淋、冰棒)混合,以此来麻痹味觉,其中巧克力或者可可粉可以彻底掩盖药物的味道。
但是不要使用乳制品、酸味重的果汁、运动饮料来混合,会使药物变性,药效丧失。有些特殊药物只能用白水送服,要掺加其他食材前一定要先查看说明书或咨询药师。
液体混悬剂、糖浆
这两类药物因为有稍许甜味,宝宝更容易接受,比如美林、泰诺林等。
1.这类药物成分容易沉淀,使用之前要上下轻轻摇匀,但不要用力过猛,以免形成气泡,造成量取剂量的不准确。
2.尽量选择一个平坦的位置,量取药品的时候视线要水平,不要从上向下看。
图片来源:作者提供
3.已经量取好的药液,可以直接用量杯喂给宝宝,低月龄的小宝宝可以使用滴管或奶嘴,开始吃辅食的宝宝可以倒在勺子上或小茶杯里。
图片来源:作者提供
4.如果使用滴管的话,注意不要伸入宝宝口中太深。用身体和腋下固定宝宝的身体和右手,妈妈的左手用来固定宝宝的左手,这样就可以了。
5.剩余药量保管方法:因为液体制剂很容易滋生细菌,开封之后可以放冰箱保存,避免和饮料混淆。
外用药膏
根据症状和病因的不同,药膏的使用效果也不同,要严守医嘱。特别是湿疹膏,如果用法和用量不对的话,可能就会造成孩子的湿疹迟迟不能痊愈。
1.在涂抹之前,清洁患处汗液和污垢等,这一步没做好,不仅药效发挥不了,反而可能造成恶化或感染。
2.用干净的手指,预先取出要涂抹的药量,不建议每次从瓶子里挖一点点出来,容易混入杂菌。
图片来源:作者提供
3.使用量:大人的食指第一指节,可以涂抹的范围是成人的两只手掌心的面积。
图片来源:作者提供
4.人体的每个部位吸收率不同,涂抹的药量与方法有所不同,要严守医嘱。
5.剩余药量保管方法:医院领回家的自制药物,一定不要忘了在瓶盖和瓶身都写上标签。
栓剂
给宝宝使用时不要太紧张,同时也不要塞入得太浅。
孩子发烧,如果没有恶心呕吐或拒绝服药的话,建议优先考虑口服的剂型,因为口服溶液剂型更便于精确量取药量。
1.如果指定剂量需要切割时,可以洗净双手从包装中取出,然后在铝箔纸上操作斜切分割。
图片来源:作者提供
2.为避免刺激不适,可以用手稍微整理一下尖端,或者在栓剂前端涂一些水、婴儿油等。
3.塞进之后,用手指或纸巾按在宝宝肛门口保持30s,防止塞入引起的便意(特别是伴随腹泻的情况)使药物排出。
注意:宝宝哭闹或兴奋的时候,不要给药。
图片来源:作者提供
4.剩余药量保管方法:放入密封袋冰箱冷藏。大部分栓剂用体温即可融化基质,使药物成分释放,常温保存容易变软。
滴眼液
容易变质,不建议长期保存。
1.选择宝宝较为平静的时候,把宝宝放在大人双腿之间,固定在宝宝肩膀的位置。
2.让宝宝轻轻闭眼,拉开下眼睑,避免接触眼睫毛,在形成的结膜囊的小窝里,迅速滴入一滴,一滴的量就足够了。
3.擦拭溢出的药液,按压眼头处30s,防止药物进入泪道。
图片来源:作者提供
4.剩余药量保管方法:开封后,可以保存一个月,放冰箱冷藏,避免冻结和日光照射。如果药品附有遮光袋必须放入袋中,严格遵守说明书使用期限。
滴耳液
给孩子用得比较多的滴耳液,一种是给孩子冲洗耳道的,比如碳酸氢钠滴耳液;另外就是治疗中耳炎、鼓膜炎的氧氟沙星滴耳液。
1.滴耳液如果是放冰箱保存的话,一定要等待恢复室温后再使用,或在手心握一会儿,因为从冰箱取出立即使用的话,会引起宝宝眩晕等不适。
2.让宝宝侧卧,需要滴药的耳朵朝上,抓住宝宝耳垂拉向后下方(3岁以下),滴入指定量。如果宝宝在睡眠状态,不必叫醒他,迅速操作就好。
3.保持原体位3~5分钟。
图片来源:作者提供
4.剩余药量保管方法:开封后保存在冰箱里,开封一个月以上或治疗结束后尽快处置。
服用前3步准备
1.确认次数、剂量
据有关报道,之前成都某幼儿园家长由于将盐酸丙卡特罗口服溶液服用3.5mL,写成35mL,造成幼儿园老师过量喂药,从而导致孩子药物中毒,呕吐和心率加速。
图片来源:成都商报
因此,事关孩子服药剂量、服药次数,在使用前,一定要谨慎多想3秒钟。
同时,要严守医生服药时间的指示。
小婴儿作息不规律,进食过饱,宝宝们可能会拒绝,或者干脆吐出来。如果医生没有交代的话,可以把喂药时间安排在餐前(喝nainai前)。
2.洗手
可接触手部的液体制剂、粉剂、需要涂抹的软膏等,在使用前后一定都要洗手。
3.体验药物的味道
口服的药物,可以先少量舔一舔,再吐掉,尝试味道大概是什么,这样有助于我们了解孩子拒绝药物的原因。
图片来源:作者提供
成人都怕药难吃,更何况生病的宝宝。
照顾宝宝吃药这件小事,并没有什么可慌乱的,只要多花点时间和耐心,一定可以搞定。
温柔而细致且精准喂药方式,能让宝宝少遭罪,妈妈更放心。
你,学会了吗?
本文转载
本文编辑:佚名
转载请注明出地址 http://www.shenjingtongazz.com/zgsjtzl/942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