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坐骨神经痛的症状 > 坐骨神经痛后果 > 正文 > 正文

街头采耳需谨慎,警惕真菌性外耳道炎

  • 来源:本站原创
  • 时间:2021/12/17 19:47:38
山东白癜风医院 http://m.39.net/pf/a_4663696.html
作者:赵亮,医院,耳鼻喉科副主任医生。新浪微博

耳科赵医生

今天和大伙聊聊耳朵里的“毛毛”——真菌性外耳道炎(霉菌性外耳道炎,外耳道真菌病等名字都是这小子的马甲)。

我还是按照问答式、段子式风格来写,不会“小王耳朵不舒服,去**医院看**主任,**主任看完说,哇,你这是真菌性外耳道炎耶”,这种开头实在是侮辱人民智商。

老规矩,重点在最后一段,急脾气的直接往后翻吧。

南博腕.真菌怎么跑到我耳朵里去了?

真菌这哥们其实到处都是,大部分时候以休眠方式存在,一有适合他生长的环境立马就开始发芽生长,蘑菇就是个典型例子。

ps:蘑菇是真菌界的大哥,咱耳朵里的都是他的小弟,不会长那么大滴

微风吹过都有可能会把真菌的种子带进外耳道里,只不过多数情况下不发芽。

真菌喜欢潮湿、偏酸性的环境,而我们的外耳道比较偏僻,通风不好,比较容易形成适于真菌生长的环境。常年在鞋里的脚丫子、女性的阴道都是因为有类似外耳道的情况而成为人体真菌感染的重灾区。

所以为啥有的病人去看耳朵会得到脚气药膏。那真不是医生昏了头,是因为脚气药膏治真菌啊。你,你,你别打人啊。

南博吐.会不会长到脑子里去?

99.9%不会。

绝大多数的真菌性外耳道炎及时治疗很快就能痊愈,误诊误治的会迁延不愈,主要是因为这倒霉病和中耳炎有点像,碰上个不靠谱的,开一堆药,搞个把月也没效果的事比比皆是。

健康人群(没糖尿病、没有严重免疫功能缺陷)的真菌性外耳道炎即便是没有得到有效治疗也就是在耳朵里闹事。

您听过几个得脚气的会因为这病把腿锯了的?当然如果本身有特殊疾病,加上鼓膜有穿孔,出现颅内真菌感染这种极低概率的事件咱也不敢说旷古绝无啊。

南博斯瑞.重点,怎么治?

真菌性外耳道炎和中耳炎有点相似,都会有耳闷堵、流水、疼、痒等等。

检查的时候都可以在耳道里看见分泌物堆积,对于菜鸟来说,分不清楚是真菌还是中耳炎也不能说是丧尽天良。按照中耳炎的治疗方式去治是不可能有效果的。

那怎么办,其实很简单:

1、把耳朵清理干净

2、耳道里用抗真菌药物

这两条踏实做好了,可以一周内干掉绝大多数的真菌性外耳道炎。

很多时候医生发现了真菌,受技术条件限制(清理需要有娴熟操作技巧的耳科医生使用耳用的吸引器才可能作到,可不是用棉签就能搞定的哦)没有把耳道里真菌团块清理掉;或是清理了真菌,却使用了氧氟沙星一类的滴耳剂,真菌要能治好才出了鬼。

PS:我微博里有电耳镜拍摄的真菌图片,有兴趣的朋友可以去看看,这里怕引起大家不适就不贴图了

耳科赵医生

多说一句,常用的抗生素类滴耳剂对真菌是无效的。对真菌,有特殊的治疗药物,多数屁股后面都有个唑字,比如酮康唑。

赵医生习惯使用乳膏类或干粉类的抗真菌药治疗真菌性外耳道炎,也有抗真菌的液体,听说同行某大佬用脚气灵药水的,但个人觉得既然真菌喜欢潮湿,我们还是不用水剂去治疗的比较好。

如果是严重的真菌感染,超过外耳道范围的,上面的说法肯定不行,需要全身使用抗真菌药了。看到某些机构的广告,用各种神奇仪器来治疗真菌性外耳道炎。咳,赵医生读书少,你可别骗我。我给病友治疗,一次治疗超不过50块的,敢问那些神医用的都是些啥高大上的武器啊。

南博佛.怎么预防?

今天赵医生买三送一,说说预防。

开篇说到真菌的特性,喜欢潮湿、偏酸性环境。我有个病友,体重超两百,超级爱出汗。每年夏天雨季期间耳朵里就郁郁葱葱长满了毛。我也是无奈,还好每次老老实实清理耳朵,上药几天也就没事了。

预防的关键是保持耳道干燥,游完泳、洗完澡,用吹头发的同时顺便吹吹耳朵里。身体其它位置有真菌的别抠完了接着去掏耳朵(有点恶心,我去吐会儿)。有外耳道湿疹的及时治,您耳朵里总是水汪汪的,真菌肯定喜欢你。

耳朵树说明:街头采耳的卫生条件难以保证,可能会导致真菌性外耳道炎。近日热点中,大妈抠脚的工具不一定是用于采耳的工具,但抠脚造成的真菌相互交叉感染的风险仍难以避免。

总而言之,真菌性外耳道炎很常见,及时治疗不可怕。平时保持耳道清洁干燥。真菌?怕个毛!

欢迎


本文编辑:佚名
转载请注明出地址  http://www.shenjingtongazz.com/zgsjthg/9450.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热点文章

    • 没有任何图片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任何图片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

    Copyright © 2012-2020 坐骨神经痛的症状版权所有



    现在时间: